(相关资料图)
日前,“江海直达68”散货船装载11500吨大豆,从宁波舟山港岑港港区老塘山中转三期码头启航驶向武汉汉南。以后,该船将以每月一班的航次前往长江中游地区,标志着舟山正式开通准班轮运输航线。此举正是舟山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构建江海联运大平台的有力之举。
准班轮化运输是货物运输模式的一种创新。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该运输模式将港、航、物等运输环节进行有效衔接,通过“相对固定船期、固定货种、定向发运”的运行模式,与港口协商一定的时间窗口,及时给予优先靠泊,实现从“即期船”向“准班轮”过渡。“形象点说,就像坐汽渡一样,准时到达、准时回来。”舟山弘通航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说。
准班轮化运输航线的开通,是舟山打造江海直达船舶“运力池”的又一个成果。
针对传统散货运输“各自为政、独立运营”,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的现状,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以粮食、铁矿石为试点,以江海直达船舶为载体,探索“船港货”一体化组织模式,上线江海直达船舶“运力池”,推动码头、船公司、供应链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提高船舶周转效率。去年8月,我国首个江海直达“运力池”启用。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务有限公司作为“运力池”项目组建和参与方,负责“运力池”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协调工作,协助各有关供应链公司协调船舶每个航次始发港、目的港的两地港口经营企业,合理安排港口作业计划。
“该模式实现统一配货和集中调度,进一步提高了船舶周转效率,有助于增强江海直达船舶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多方共赢。”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货主而言,可以降本增效;对船东而言,可以提升利润。纳入“运力池”的船舶可享受优先装卸和靠离泊、减免港口使费等激励政策;对于始发港和目的港而言,则会带动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对于管理部门而言,能够更好地促进江海直达创新概念的纵深发展和落地实施。
“将货源、服务、船舶都整合到‘运力池’,自己就不用到处找货源了。”船东们表示,通过“运力池”,减少了中间环节,且货物不用仓储即可过驳,仅中转费和仓储费,每航次就能省下约40万元,运输时间从之前的半个月缩短到7天。
依托“江海联运在线”应用,舟山还开发了江海直达船舶“运力池”模块,上线“直达配送”场景,对船舶配货、营运效率、通航环境、码头装卸等全流程实时动态监测。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