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论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资料图)
[摘要]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关键词]品德 社会 人文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一个完整实在的人。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讲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为核心。它包括一种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的体验。通俗来讲,就是人的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体现。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对一个人来讲是何等的重要,它使人不断地去思考自己的一切,重新审视自己,关注自己的一切变化,并努力使其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可以说人文精神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就是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材资源,以人的人性完善为最高教学目标,体现主要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让儿童从小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交际合作、学会生存,使每个人都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而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正是依赖语言才得以体现、运转、展开。所以说人与社会不可分离。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就是指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由于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人文性,它的教学也就具有了人文性。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人,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学中必须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人文化改造,培育学生自尊、自主、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培养有完善人格、有创新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三、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成长的过程。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场,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的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内在特征。教师以关注社会,关注整体人类的博大胸怀,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场所。
(一)学会反思,认识自我
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志。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与习惯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课堂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方法,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从而培养反思力。比如《我有一把金钥匙》,把课文中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反思,知道学什么本领都要有有耐心,肯下苦工夫。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
(二)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的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殆尽。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首先,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对于教材内容来说,由于生活经验差别极大,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认识实践。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今天我进步了吗》这一课,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不同,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就会乐意地、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十分有利。在学习《我爱我的家人》时,我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都十分自觉的进行了准备工作,汇报时都用不同形式的表演表达了对家人的爱,比如小品,朗诵,诗歌等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展现个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总之,品德与社会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常识,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品德与社会所载负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内涵是寓于教材之中的,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建构。但这种建构的途径是复杂的、多元的,暗示中有熏陶、感悟和体验,在体验中也有熏陶与感悟,只有把各种人文因素在课堂中优化组合,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体验熏陶,才能构建、内化,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沐浴着人文关怀的阳光,使之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辽阳市白塔区新华小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模拟实践活动,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走进生活,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内化生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丰富课堂教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087-0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如果坏了,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用处。”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是相对稳定的,终生都会起作用,可见小学进行品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对《品德与社会》课来说,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过程,也就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所以,这种优势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具备的。那么,立足课堂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求、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实现“好之”、“乐之”,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主动地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的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就产生于对各种现象和事实之间的结合点的感知。教师如果能恰当、准确把握知识结合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设疑、解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兴趣。巧设比喻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感染力,使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如果教师的课堂讲授讲究一点趣味性,有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模拟实践活动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模拟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情境模拟可以是生活的情境,故事的情境,角色的情境,辨析的情境,是非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活动情境来让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学习《做文明顾客》时,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和与调查对象语言交流能力。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初步知道和形成购物的行为规范。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我先请学生表现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怎样分工合作。让学生亲身体会售货员工作的辛苦。然后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在买卖中。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知道了在购物中买卖双方应该具有的礼貌用语、行为规范。让学生从自身明白,要做文明顾客,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和谐。
三、课程学习要走进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教学实践告诉我,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同时,人的社会性发展也应当在生活中实现,通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能实现的,尽管教材注意了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但教材毕竟是相对静止的和有一定局限的,学生的生活则是丰富多彩和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决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不能将教育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促进了社会知识的学习,因此寓思想教育于社会教学中非常重要,势在必行。作为一名社会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政治性,并与教学内容结合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浅论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论文
2.浅谈小学品德教育论文
3.浅谈幼儿的品德教育论文3篇
4.浅谈思想品德课指导我成长的感受论文
5.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6.浅谈中小学思想教育研究论文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